為什麼社會會有藥物依賴的問題,並且似乎有愈來愈嚴重、愈來愈年輕化的趨勢?根據外國的研究,他們以白老鼠作實驗,搭建了一個空間出來。然後研究人員會提供一種會令老鼠上癮、但對身體有害的液汁給他們,模擬人類的上癮性藥物。之後觀察牠們自願去吮飲這些汁液的頻率,同時會作不同的條件測試,以求得出影響白老鼠對上癮性液汁成癮的條件。
研究結果發現,白老鼠對液汁是否成癮,很取決於牠們的精神健康。如果將老鼠置於一個有多種遊樂設施、老鼠彼此可以開放交流與交配的環境之下,牠們對液汁藥物的依賴會大大降低;相反如果將老鼠隔離地困在獨立的細小空間,則會有很高比例對液汁成癮。
實驗結果質疑我們一般對於酒精或藥物依賴、成癮的理解:這些東西的物質在客觀上令人成癮。其實並不是這樣,人對一個有潛在上癮性的東西會否真的會成癮,首先取決於她或他的精神健康,包括人際關係、社會地位、有否充實的生活與積極的人生目標等等。只要人的精神足夠充實,就會大大降低她或他對酒精或藥物的依賴及成癮機會。所以,與其不斷攻擊酒精或藥物的上癮性與害處,不如將重點放在如何保持良好的精神健康之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