癌病越來越普遍,但醫生往往無法告訴病人為何患上癌症。有數據指出癌症有許多類型,因吸煙而罹癌者佔了癌症死者中的22%,肥胖、飲食不佳、運動不足、飲酒則共佔了10%。由於癌症是經年累月的問題累積造成的,本文想討論以下飲食習慣與患癌風險的關係。
你可曾想過,有些癌症發病率有地區特性。例如鼻咽癌,在中國南方(包括香港)、新加坡、越南、馬來西亞、菲律賓、加拿大西北部和格陵蘭島等地是比較常見的癌症。原因之一就是華南地區較常進食含鹽量高的醃鹹魚和鹹肉,這些飲食習慣都會增加患鼻咽癌風險。而當飲食習慣逐漸西方化,鼻咽癌的發病率便有所下降。研究亦發現部分飲食習慣,如攝取較多堅果、豆類、水果和蔬菜,少吃乳製品和肉類的飲食,有助降低患鼻咽癌的風險。味噌是日本主要調味料之一,屬於豆製品,這也可能是日本地區鼻咽癌發病率較低的原因之一。另外也有研究指出,經常進食燻製或醃製的食品,當中的高鹽成分有可能損害胃壁並導致細胞病變,逐步演變成胃癌。當身體長期出現消化不良、腸胃不適症狀,我們應反思並改善日常飲食習慣,不然在早期胃癌症狀不明顯時大意忽略,延遲發現和治療時機。
根據「英國癌症研究」,十分之四的癌症是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來預防的。健康的飲食習慣可以幫助降低患癌機率,例如戒煙,保持健康飲習慣食、控制體重、少喝酒等。從飲食及生活習慣的改善著手來預防癌症,是最基本的也是十分簡單的,而且每個人都可以做。例如少吃油炸及脂肪含量過多的食物,不偏食,不攝取過多的蛋白質。減少燒烤、煙燻、鹽醃及添加防腐劑等食物的攝取,養成每天至少吃五份新鮮蔬菜及水果的習慣等等。
希望大家都可以用最低成本的方式,有效降低自己患癌病的風險。